上里镇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具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6处。1982年被四川省命名为“历史文化名镇”。这里是红军长征北上的过境地,也是昔日南方丝绸之路。
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小镇依山傍水,田园小丘,木屋为舍,现仍保留着许多明清风貌的吊脚楼式建筑。现在这里还是影视作品的外景地。2013年6月5日挂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上里东接名山、邛崃,西接芦山、雅安,坐落于四县交接之处,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所谓的南方丝绸之路,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已出现。
上里镇,它以四川为起点,经云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保山、腾冲,从德宏出境,进入缅甸、泰国,最后到达印度和中东。
也称“蜀身毒道”,总长200公里,与西北“丝绸之路”一样,”南方丝路”对世界文明也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上里古镇古时为南方丝绸之路。也是临工古道进入[1] 的重要驿站。
上里居于两河相交的夹角内,民间传为“财源”汇聚的宝地。古镇依山傍水,田园小丘,木屋为舍,石板铺街,还有“十八罗汉朝观音”的18座山丘。以“二仙桥”为代表的8座古石桥历史悠久、风格各异。
上里古镇的建筑格局具有以民居为主的空间特色,建筑风格仍以明清时期的为主。古镇的街道主要呈“井”子布局,且都不宽,两边全是老式的铺面。古镇以木结构为主要建筑,寓“井中有水,水火不容”之意,以水制火孽,祈愿小镇平安。
古镇民居保存得比较完好,多为青瓦民居,街中心有宽展的戏坝子,原有的二重檐歇山顶戏楼,是川中场镇不多见的巧妙设计。现存多座石桥,其中以“二仙桥”为代表。上里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所以经济不发达。但诸多非农业成份的渗入,也使小镇的经济有所发展,在规划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格局。
1935年红四方面军长征途经上里并驻扎半年之久,在镇内留下的数十幅石刻标语都是非常有价值的革命历史文物。
正如《中国古镇游》一书中的记载以及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川西北调研组朱晓林博士(上海同济大学)写道,“镇内石板铺街、木屋为舍、建筑群高低错落、古风宛然;大院整个建筑雕梁画栋、飞阁流丹,镂空细刻、曲尽其妙,……均为清代佳作;从现状总体风貌与居住建筑群规模而言,上里镇是保护的相当完整的乡土聚落。”
当今,《聊斋志异》、《山那边好地方》、《今夜不回家》、《被告山杠爷》等一批影视剧将这里作外景地,到这里来的游客逐年增多。
上里镇与繁华的江南古镇相比,或者与阆中相比,上里多少透出乡间的感觉,也不是那么著名,不象周庄或者阆中那样的游人如织,尽可以在一派川西民居风格的寂静中徜徉,在山水掩映中的田园里出神……
根据境内尚存的文物记载,古镇初名“罗绳”,是巴蜀平原通往关外民族地区的关卡之一,从这里到邛崃至芦山和雅安,各为一日行程。这五大家庭各有千秋,很久以来就流传着“杨家的顶子,韩家的银子,陈家的谷子,许家的女子,张家的锭子”的说法。
所谓顶子,是说杨家诗书传家,世代官宦;银子,是说韩家世代经商,积聚了大量钱财;谷子,是说陈家田产广阔,粮食丰足;女子,是说许家的女儿品貌双全,勤劳善良,持家有方,各户争相聘娶;锭子,普通话叫拳头,是说张家有习武传统,个个骁勇善斗。
如此形象生动的说法,勾勒出了古镇的人文轮廓。三个女人一台戏,五大家族更是好戏不断。想当年上里的狭窄的石板街上,官场、情场、商场、农场都成了家族们的竞技场。这里能不发生故事吗?
雅安境内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富林文化”是我国南方旧石器晚期的重要文化遗址。公元前316年秦并巴蜀,置严道(治所在今荥经),这是雅安最早的建置。西汉置西部都尉府。隋仁寿四年(604年)置雅州。唐代对边地民族招抚内附,在雅州、黎州两地设置近百个由少数民族首领管辖的羁縻州。北宋时期,雅州治所由多营坪迁到苍坪山麓。元代雅州属陕西行省吐蕃等处宣慰使司。清雍正七年(1729年),雅州升为府治,雅州府是雅安历史上辖境最广阔的时期。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建西康省,雅安属西康省第二行政督察区。1950年,雅安解放,设雅安专区,雅安为西康省省会。1955年撤消西康省,雅安专区并入四川省。1968年,成立雅安地区革命委员会。1981年,设雅安地区行政公署。2000年12月,撤销雅安地区设立雅安市(地级市)。历史上,境内有大禹治水、邓通造钱、雅州造船、僚人叛乱、石达开兵败大渡河、保路运动、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百丈关大战、雅属事件等重大事件发生,产生了樊敏、高颐、雷简夫、曹光实、何崇政、吴之英、乐以琴、程子健、周文等重要人物。
凤鸣乡是雨城区政府所属的一级基层政府。位于雨城区东部,所辖面积23.8平方公里,距城区6公里,属浅丘陵地貌,是典型的纯农业乡。辖7个行政村,5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796人。主要以生猪、林竹、茶叶、外出务工等为主导产业,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享有“天然氧吧”之美誉,天然、生态、无污染的地理优势造就了优质无性系良种茶叶基地,具有历史悠久的“峨眉毛峰”原产地的盛名。全年实现国民总产值1.16亿元,农业总产值5340.3万元,企业总产值1060万元,主导产业有茶叶、蚕桑、林竹、奶山羊、生猪,年人均纯收入4990元,同比增加1238元。
工业经济境内有雅安市江银砖厂,始建于1996年6月,年产值220万元,创利税50万元。
农业经济全乡退耕还林面积11900.9亩,茶园面积5800亩,桑园面积3280亩,现有雅安市顶峰茶厂、雅安市大元茶厂、雅安市世忠茶厂和雅安市旭龙畜牧有限责任公司等中小型农业企业10家,仔猪出栏量居全区首位,羊奶产量占全区的三分之一,蚕茧质量是全区最好的乡镇之一。
种养殖业全年奶山羊存栏3800多只,能繁母猪存栏2700多只,出售仔猪30000只,新增奶山羊1150只,养殖户170户,新增母猪1020头,实现畜牧业总收入2796万元;全年管护森林6208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1900.9亩,实现林竹产值137万元, 2008年粮食播种面积8056.7亩,其中优质稻面积2560亩,粮食总产2928.4吨;茶园低改530亩,茶叶产量458.3吨,其中名优茶产量322吨;养蚕1350张,产茧49吨,种植蔬菜面积2410亩,产量达2162吨。全乡7个村共栽竹7324.2亩(成片942.7亩,零星5708.5亩,新栽植巨桉673亩),超额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任务数约104%。
第三产业全乡以外出务工为主,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达1350多人,年总收入670余万元,主要从事运输、缝纫、家装、餐饮等服务行业。
打造农家风貌为把桂花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对桂花村村道沿线的农房进行改造,即“穿衣戴帽”工程。结合本地实际,突显川西民居风格,使改造后的农房景观与地方生态环境交相辉映。以“农户自愿、自筹资金、政府适当补助”相结合的原则,打造沿线约90户农房,预计09年5月底可全面完成。
打造特色农家乐以休闲农家乐带动产业发展为思路,乡党委、政府出谋划策,全面扶持,打造包装全乡唯一一家有规模、有档次、有特色的农家乐(桂花山庄)。桂花村村支书靳吉华带头筹资三十余万元改造房屋,铺设院坝,特色修建以竹子装饰为风格的休闲农家乐,已于12月28日试营业,当天市委书记徐孟加、副市长李伊林、区委书记蒲忠、区长王冬林等领导一行前来桂花村作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工作调研,一同前往祝贺。